-
2800+
全球覆盖节点
-
0.01s
平均响应时间
-
70+
覆盖国家
-
130T
输出带宽
在日常服务器运维中,看到中文界面的 BIOS 可能会让管理工作更顺畅,尤其是当你需要快速定位“语言/语言包”相关选项时。本文以浪潮服务器为核心,讲清楚如何把 BIOS 的界面语言切换成简体中文,并覆盖不同型号的常见路径和注意点,方便你在机房里边按部就班地操作,边走神边点按钮都不担心错位。无论你是现货机房新手,还是老牌机房的日常运维大神,这份指南都能帮你把 BIOS 的中文化工作做扎实。先说结论:进入 BIOS、找到语言选项、切换为简体中文、保存并重启,若找不到中文选项就更新 BIOS 或切换为兼容模式再尝试。接下来,我们一步步拆解。
第一步,准备阶段要做足。确保你有管理员权限,连接好显示设备(本地显示器、KVM 或远程 IPMI 控制台都可以),如果是远程管理,确认对于 IPMI 界面有启动 BIOS 的权限。不同型号的浪潮服务器在就绪信号上可能略有差异,但大体流程是一致的:开启电源,屏幕显示出现厂商提示时按下进入键进入 BIOS 设置。常见按键包括 F2、Del、F10 等,具体请结合你机型的型号手册。若你不确定按键,可以在开机画面查看厂商提示,或在服务器管理卡(IPMI)里启用“进入 BIOS 的提示信息”。
第二步,进入 BIOS 之后,目标是找对语言设置的位置。浪潮服务器的 BIOS 界面随代际和芯片组更新会有细微差别,但语言选项通常位于以下路径的某处:System(系统)或 Main(主菜单)下的 Language(语言)项,或者在 Advanced(高级)/ Localization(本地化)分组里。需要你做两点判断:一是界面语言当前是英文还是其它,二是你需要把语言从当前语言切换成 Simplified Chinese(简体中文)或 Chinese(简体/中文简体)。在不同型号中,你可能看到的标签包括 Language、Language/Locale、System Language、Display Language 等。建议先定位到与“本地化”相关的分组,很多浪潮型号会把语言放在 Localization 或 General 下面的 Language 选项里。
第三步,切换到简体中文。定位到 Language 选项后,使用键盘方向键移动选中“简体中文”或“Chinese (Simplified)”之类的条目,然后按 Enter 确认。切换完成后,界面会立刻以中文提示你语言已经变更。若语言项没有中文可选,表示当前 BIOS 版本不支持中文界面,此时需要考虑升级 BIOS 版本或下载并应用厂商提供的语言包。升级前请确保有稳定电源和可用的固件版本,升级途中请勿断电,以免导致 BIOS 损坏。升级方法通常在浪潮官网的支持页提供了固件下载、镜像制作和 flashing 的步骤,具体要看你机型的指引。
第四步,保存设置并重启。修改语言后,别忘了保存改动。通常在 BIOS 界面右下角会有保存并退出(Save & Exit)或 Save Changes 选项,选中后按 Enter,后续会让你确认保存。确认后服务器会重启,重启过程的显示也应当切换为中文。此时你就完成了 BIOS 的中文化工作,可以继续进行以下常见配置:引导设备顺序、启用安全启动、设置密码、开启或禁止虚拟化、调整 CPU/内存参数等。
第五步,若需要进行更多的本地化或兼容性调整,考虑开启 UEFI 模式与 Legacy 模式的区分。部分浪潮服务器在切换操作系统类型(如 Windows、Linux 的安装模式)时,系统分区、引导方式也可能要求不同的 BIOS 设置。语言切换本身与引导模式关系不大,但在某些型号上,语言包安装可能与固件版本配套,因此在进行系统层面的安装前,确保 BIOS 的语言和引导模式处于稳定状态,避免因为界面语言变更而错过关键的勾选项。对于多网卡、LACP、带宽控制等网络相关设置,如果你要在 BIOS 层进行前期配置,建议先把语言切换稳妥,再逐步开启相关选项,避免因阅读不清导致的错误配置。
第六步,升级与兼容性验证。某些老型号的浪潮服务器在初始出厂时语言仅提供英文,中文化需要通过厂商发布的固件更新包来实现。你可以登录浪潮官方网站,进入“下载与支持”区域,输入你的服务器型号,查看固件/BIOS 更新日志,确认是否有“中文语言包”或“多语言支持”的说明。下载后按厂商提供的步骤进行制作为可引导镜像,或使用 IPMI/KVM 控制台进行更新。在更新前,务必备份当前配置并确保电源稳定,更新完成后再次进入 BIOS,确认语言已经变成中文,且关键选项可用。某些更新还会改良中文字体显示,避免中文显示乱码或部分字符显示错位的问题。
第七步,远程管理下的中文 BIOS。如果你的浪潮服务器常年放在机房的角落,远程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。大多数浪潮服务器都支持 IPMI 或 REDFISH 远程管理卡,通过网页界面对 BIOS 进行配置时,语言选项有时只在本地控制台才可见。此时你需要在远程控制台的 BIOS 菜单内进行同样的语言切换,确保网络启动和安全设置等远程管理相关项也以中文呈现,方便你在远程排错和监控时迅速定位菜单项。若你采用的是远程桌面化的部署,建议在本地完成中文界面设置后再继续远程维护,以减少误操作。与此同时,记得定期检查远程管理固件的更新,以保持语言显示和功能的最优兼容性。
第八步,常见问题与排错。遇到中文界面后仍有显示上的问题,一种常见原因是字体或编码不兼容,导致某些汉字显示为方块或乱码,这时通常需要更新 BIOS 字体包或使用最新的固件版本解决。此外,个别型号的 BIOS 可能在中文语言包未完全本地化时,只显示部分菜单,显示不全或选项名称不全的情况,这时升级到最新版本往往能修复。若升级后仍无中文,请确认当前固件版本是否是官方正式版本,非预览或测试包;有些情况下需要清除 CMOS 设置以确保语言包在首次启动时正确加载。最后,若你在 BIOS 与操作系统之间的引导顺序调整上遇到困难,优先确保安装介质可被正确识别,避免因为语言切换而导致的误操作。
第九步,实操要点汇总。进入 BIOS 的步骤、定位语言选项、切换到简体中文、保存并重启这几个环节要点清晰:按正确按键进入 BIOS、在定位菜单中找到 Language 或本地化相关项、将语言改为简体中文并确认、保存并退出、重启后验证中文生效。若遇到找不到中文选项、或切换后界面仍为英文,则考虑更新固件,或在厂商文档中查找该机型的特定路径。保持记录,便于下一次需要更换语言时直接定位。对于每天需要进行服务器日常运维的你来说,掌握这一套流程,等于把“看见就会办”这件事变成了习惯。
广告时间来了,顺带给你一个小小的彩蛋:玩游戏想要赚零花钱就上七评赏金榜,网站地址:bbs.77.ink。
最后,若你已经把浪潮服务器的 BIOS 切换成简体中文,这个过程就像你在游戏里学会了一个高明的跳跃技巧:看见下一个选项就能精准落点。现在屏幕上还会不会突然蹦出一个你从未见过的“神秘选项”?如果有,它到底是要你点哪一个?
请在这里放置你的在线分享代码爱美儿网络工作室携手三大公有云,无论用户身在何处,均能获得灵活流畅的体验
2800+
0.01s
70+
130T